A+ A-
A+ A-

等她写完论文才睡。

窗外的烧烤屋飘来熟悉的烟火气,混着办公室里的咖啡香,她突然觉得,所谓双强人生,从不是各自闪耀,而是像烧烤架与炭火,在相互成就中,烤出最温暖的人间烟火。

圣诞前夕,平仄资本遭遇成立以来最大危机。

被投企业因电池安全问题被起诉,股价暴跌 40%,投资人纷纷要求撤资。

杜平在凌晨三点的会议室啃冷掉的烤鸡翅,屏幕上是不断跳动的负面新闻,突然听见门响 —— 夏丹穿着睡衣进来,手里捧着保温桶,羊肉汤的热气驱散了些许寒意。

“我联系了新闻学院的危机公关团队。”

她打开笔记本,上面列着十几条应对策略,“当年你帮我处理学生纠纷时说过,‘真相可能会迟到,但细节永远能打动人’。

我们需要把企业的研发日志、安全测试报告,甚至你去工厂调研时拍的烧烤视频 ——” 她指了指杜平手机里存的工厂食堂烧烤局画面,“这些充满人性的细节,比任何公告都更有说服力。”

接下来的两周,夏丹带着团队驻扎在公司,把会议室变成临时厨房。

杜平穿着围裙给媒体记者们烤雪花牛肉,边翻动烤叉边讲解电池技术:“就像烤牛排要控制火候,做电池也要精准把握电解质配比。

我们投的这家企业,光安全测试就做了 3000 次,比我烤糊茄子的次数还多十倍。”

危机转机出现在跨年之夜。

当杜平在直播间展示工厂的烧烤晚会,镜头扫过墙角的荣誉证书时,有观众发现其中一张是夏丹颁发的 “校企合作优秀导师”。

弹幕突然沸腾:“原来投资人老板娘是大学教授!”“跟着这样的团队,企业能差到哪去?”股价在元旦清晨开始反弹,杜平靠在沙发上看着夏丹给女儿视频拜年,小梧桐正对着镜头啃烤红薯造型的牙胶。

“知道我为什么从不担心吗?” 他摸着夏丹熬夜长出的眼袋,“因为你就像我的止损点 —— 无论行情多差,只要想到你在身边,就知道一切都会反弹。”

春节回夏丹老家时,两人在火车站被认出来。

有个阿姨举着《场景化传播》求签名:“我儿子也在创业,总说压力大,您书里写的‘把困难烤成串’特别好。”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